维基百科的挑战与Everipedia的革新
2001年,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共同创立了维基百科(Wikipedia),如今它已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使用最频繁的百科全书。每月约有15亿用户访问这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维基百科拥有580万篇文章,并被翻译成303种不同的语言。如果有一天互联网——甚至人类本身——被摧毁,维基百科无疑(或许会被外星人)铭记为人类的一项伟大成就。
然而,桑格认为维基百科并不完美。“很难从头到尾读完一篇文章,”他在俄亥俄州的家中通过电话说道,“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枯燥乏味,具有百科全书的风格,还因为它们已经变成了……文章的弗兰肯斯坦怪物。”桑格还指出了其他问题。他表示,维基百科的数千名编辑没有获得任何报酬。贡献者必须遵守过时的“知名度”规则。而最重要的是,整个项目都受到一种以西方自由主义为主导的叙事的影响……他继续阐述。
但不用担心。桑格有一个解决方案:他表示,他目前的项目Everipedia将通过区块链技术重塑维基百科,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Everipedia的诞生
Everipedia的设想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朋友西奥多·福塞利乌斯(Theodore Forselius)和萨姆·卡泽米安(Sam Kazemian)在2014年提出的(后来Rap Genius创始人马赫博德·莫加达姆也加入其中),其目标是将维基百科的全部内容——以及除此之外的一切——放到区块链上。
“一切”意味着那些不符合维基百科编辑严格“知名度”标准的内容。事实上,虽然维基百科涵盖了大战争、杰出的政界元老和晦涩的化学化合物等内容,但Everipedia允许任何人贡献任何内容,只要提供引用。你可以亲自访问该网站——你会发现猫、表情包、Instagram网红,甚至拉里·桑格的左手拇指。
或者看看我自己的简介,其中包含诸如“[本]喜欢吃意大利面、像疯子一样参加派对、与室友杰克分享欢乐的笑声、大口喝Peroni啤酒。他与父亲关系很好。”等琐碎内容。这些都是真实的,但无关紧要。
桑格的历程
桑格于2002年离开了维基百科,原因是他对文章缺乏流畅性以及过度依赖可疑专家等问题感到沮丧。他的第一次尝试是Citizendium,这是一个包含编辑真实姓名的“公民百科”。但在Citizendium被顺势疗法支持者接管后,他设计了一个名为“GreaterWiki”的项目,其前提是让百科全书相互竞争——这样只有最好的维基才能胜出。
然而,这个项目从未真正启动。
2017年,当桑格接触到Everipedia时,该网站刚刚克服了一些重大的初期问题。尤其是它对准确性的偶尔放任态度,曾因一名恶意编辑错误地将夏洛茨维尔杀人案的凶手认定为无辜的盖瑞·丹利(Geary Danley)而受到网络抨击。这一事件让Everipedia获得了“错误的维基百科”的绰号。
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引起了桑格的注意。或者至少,这些问题带来的可能性。
准确性的新定义
对桑格而言,Everipedia提出了一种关于准确性应如何定义的新思路——他认为,在一个综合知识库中,应该为事件的不同解释留出空间。(这正是GreaterWiki背后的理念。)
“我认为,我们应该允许人们发表各种带有偏见的文章,”他说,“不是因为我喜欢偏见——事实上,在我看来,我可能是世界上中立性的最大倡导者——但为了实现[中立性],你必须让人们在一个完全中立、技术管理的网络中自由表达他们的偏见,而无需编辑政策。”他认为,区块链最能实现这一承诺。
区块链的作用
Everipedia运行在“EOS”区块链上,这是一种某种程度上去中心化的协议,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中,而不是中央服务器上。EOS允许Everipedia支持一种名为“IQ”的加密货币,这种货币在编辑提交文章时被铸造。(每个IQ价值约0.003美元。)为了鼓励更高的准确性——并阻止损害声誉的恶意行为——编辑在进行编辑时必须抵押这些代币。
现在,有些人可能会说Everipedia之所以运行在EOS上,是因为它——连同风险投资基金Galaxy Digital——向该项目投资了3000万美元。(为了达成这笔巨额交易,Everipedia团队告诉渴望赞誉的EOS大佬们,他们想成为“区块链上的第一个维基百科”。)
然而,Everipedia的区块链化还有其他后果。首先,作者的工作得到了报酬(尽管金额微不足道)。据桑格说,这与维基百科大相径庭,维基百科的数百万注册贡献者从未获得过一分钱的报酬(讽刺的是,除了他本人)。
“这是一个错失的机会,”他感叹道。
竞争性百科全书模型
其次,IQ很快将采用一种类似GreaterWiki的竞争性百科全书模型。任何人都可以为他们不喜欢的文章提交竞争版本到Everipedia的基础区块链上——Everipedia公司对这一点没有集中控制权。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篇关于唐纳德·特朗普的文章,民主党人评出的最高评分文章将与共和党人评出的截然不同,”桑格说,“或者想象一篇关于上帝的文章,基督徒、无神论者、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评出的最高评分文章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比较这些国家差异会非常惊人!”
质疑与回应
尽管如此,观察家们对Everipedia的区块链热潮持怀疑态度。区块链怀疑论者、偶尔担任维基媒体发言人的大卫·杰拉德(David Gerard)抨击了他眼中的粗劣机会主义。
“Everipedia并不受欢迎。它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为它错了,”他说,“它似乎偶然获得了点击量。但它搭上了区块链的炒作列车。所以现在他们从风投那里获得了3000万美元。”
但这可能只是杰拉德自己的恶意解读。事实上,他激烈的批评引发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准确性?
桑格认为,Everipedia的一些“事实”——比如未经证实的声明称本文作者与父亲“关系很好”——无关紧要,出于实用性的考虑,不妨直接接受其表面价值。桑格回忆了他的Everipedia页面,其中引用了多篇报纸文章,称他从俄勒冈州的里德学院毕业。“我非常自信,”他说,“记者们没有核实这一说法。”
我确实核实了这一点,里德学院证实桑格确实在那里毕业。至少在这方面,Everipedia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