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声明
原文章曾指出Metal代币价格在过去30天内呈下跌趋势,但事实上,该期间价格呈现上涨态势。
原文章中引用了一位匿名Metal代币持有者的评论,称Erik Finman最近宣布的对Metal的股权投资为“伪公告”。尽管该评论被如实报道,但由于缺乏佐证,我们决定删除该评论。
修订后的文章还补充了关于Metal“PoPP”储备金的详细信息,以及Metal代币持有者对公司使用该储备金所表达的某些担忧,并包含了Metal发言人的评论。
Metal Payments的现状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支付初创公司Metal Payments,在2017年6月通过代币销售筹集了约300万美元,近来一直在疯狂地重提旧闻,可能是为了提振其疲软的MTL代币价格。
同时,该公司被指控滥用其日益减少的剩余资金,用于套现和投资可疑的副业项目。
Metal Payments由Marshall Hayner于2016年4月创立,承诺创建66,588,888枚代币,并将其分配至多个项目:21,088,888枚(价值10,544,444美元)以每枚约0.05美元的价格分配给创始人和顾问;3,378,000枚免费分配给创始团队;13,378,888枚(价值6,689,444美元)用于应用开发基金。
此外,Metal Payments表示将“预留”两笔资金:200万枚用于资助慈善项目的Metal基金会;26,341,112枚用于“支付处理证明池”(PoPP),旨在奖励用户进行支付。
2018年9月8日,当MTL价值14美元时,持有资金总额曾短暂达到3.64亿美元。但到了2月,Metal价格大幅下跌,持有者开始注意到资金从PoPP池中流出的速度高于白皮书中的宣传。直到4月,Hayner才在一篇Medium帖子中透露,他挪用了支付池和基金会的资金来资助“核心Metal团队”。随后,Metal Payments高管将这些资金转移并在市场上出售。
持有者对此感到困惑。一位投资者在公司的Discord频道上写道:“这原本是一个每天最多提取7,200美元的资源,以确保PoPP能够持续。从基金会和PoPP池中取钱一点都不酷。”另一位持有者表示:“我不知道这是否违法。”
根据Etherscan的数据,在过去30天(截至发稿时),超过280万枚MTL代币从PoPP池中流出,价值约100万美元。5月,公司以未公开的金额收购了现已停用的微投资应用“Crumbs”,进一步引发了持有者的担忧。
尽管过去一个月MTL价格略有上涨,但仍仅为4月价值的一半多一点。
Metal的公关策略
如今,Metal显然在尽其所能挽救其代币的疲软价格。过去几周,该公司通过其主要投资者之一、著名的“比特币百万富翁”Erik Finman,不断重新发布旧公告,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2017年,导致MTL价格短暂上涨。
这种策略确实奏效。例如,8月19日,Finman宣布推出“Metal Pay”应用,将其定位为Facebook计划推出的数字货币Libra的竞争对手。消息一出,MTL价格从0.30美元涨至0.34美元,但实际上Metal Pay已于去年9月正式推出。
8月21日,Finman宣布MTL将在Binance上市,这是一家以新上市代币价格翻倍而闻名的交易所。消息再次引发价格波动,从0.36美元涨至0.46美元,但事实上,MTL自2017年10月起已在Binance上市。
Metal一次又一次地将旧闻包装成新闻。8月24日,Finman宣布Metal正在招聘,但相关职位列表已经在线数月。8月25日,Finman宣布Metal搬进了新办公室,但根据Decrypt看到的截图,该公司自3月起就已入驻该办公室。(Metal发言人在本文发表后表示:“新办公室的参观并非因搬家而触发,公告也未提及‘搬家’。但通过拆箱、清洁和装饰办公室,Metal为公开展示和视频参观做好了准备。”)
在过去30天里,MTL价格略有上涨,但PoPP池中的资金进一步减少。
Metal的回应
我们联系了Metal Payments,一位发言人解释说,许多重复公告是针对新用户的。确实如此,对于Binance的“公告”,Finman的视频和随附的新闻稿都提到了这些“新用户”,并以“本周我们获得的所有媒体报道”为动力。但Finman的推文标题“公告:我们在Binance上市”是否仍然具有误导性?
面对这一问题,发言人只是将我们引回Finman的视频。
我们还询问了Finman关于Metal Pay的“公告”,该应用实际上已于去年年底推出。对此,发言人表示,最初的发布实际上是Metal Pay的“测试版”服务。但最初的新闻稿并未提及测试版,Finman在公告中也没有提到这一点。当被问及此事时,发言人未作进一步回应。
Finman和Hayner均未回应评论请求。
加密货币领域的公关策略
当然,在加密货币领域,通过可疑的公关活动来提振投资者情绪并不新鲜。例如,所谓的第三代区块链初创公司IOTA在2017年底声称与微软合作,但实际上只是订阅了微软的在线云服务Azure。而Tron的Justin Sun则成为了绝望公关艺术的行家,因宣布公告和夸大与知名企业和投资者的脆弱关系而备受嘲讽。
然而,Metal Payments虽然手段拙劣,却成为了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