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构投资者增持比特币:宏观经济变化下的投资策略调整
据Coinbase机构策略主管约翰·达戈斯蒂诺透露,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和大型保险资金池在内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在整个4月份持续增加了比特币(BTC)的持仓,这是与宏观经济变化相关的更广泛投资组合策略的一部分。
三大因素推动机构资金流入
在接受CNBC Squawk Box节目采访时,达戈斯蒂诺强调,这些传统上保守的资本配置者正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货币环境下重新审视比特币。他指出,4月份机构资金流入比特币主要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驱动:去美元化趋势、比特币相对于科技股的身份重新评估,以及其作为黄金之外的替代通胀对冲工具的角色。
达戈斯蒂诺表示,4月份的流入主要来自"长期资本",如主权基金和保险公司,而非散户或投机者。
去美元化趋势下的比特币配置
达戈斯蒂诺指出,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者关于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持久性的新一轮讨论。他解释说,一些主权财富基金重新评估了通过黄金或其他储备资产持有美元的策略,转而选择增加直接配置比特币,使用本国法币进行购买。
这些机构预计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贸易将会减少,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因此将比特币视为一种非主权价值储存工具,可以在美国资产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作为对冲工具。这反映了近年来在某些新兴市场政策制定者和储备管理者中日益流行的去美元化主题。
机构直接购买与ETF流入的分化
尽管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整个4月大部分时间保持净流出,但在4月21日至22日之间出现了13亿美元的流入,同时机构直接购买仍在持续。达戈斯蒂诺解释说,Coinbase观察到,尽管存在市场波动,但耐心的资本配置者仍保持持续的净买入活动。他强调,ETF活动并不能完全反映机构行为,特别是那些不公开报告持仓的主权买家。
此外,达戈斯蒂诺表示,在市场回调期间长期持有者购入现货比特币,解释了ETF流出与价格强势之间的脱钩现象。尽管散户出现净卖出,这种分化仍使比特币在4月份实现了13%的月度涨幅。
比特币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属性凸显
除地缘政治因素外,达戈斯蒂诺表示,机构买家越来越多地将比特币视为通胀对冲工具。随着比特币与之前扭曲其行为的杠杆科技交易脱钩,其核心属性,如固定供应、不可篡改性、非主权控制和可携带性,正在成为其新的投资论点的核心。
他注意到,在全球宏观交易者开发的多年通胀对冲模型中,比特币经常与黄金和房地产一起出现在前五大资产之列。
机构对比特币战略储备资产角色的信心增强
达戈斯蒂诺总结道,虽然主权买家不太可能披露具体的配置比例,但长期资本在4月份价格走势中的持续存在表明,机构对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资产角色的信心正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