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指数 $3327.54 0.47%
  • 美元指数 $99.130 0.01%
  • 交易所比特币钱包余额 181.0万 0.06%
  • 全网合约持仓量 $1032.2亿 3.32%
  • 全网24小时合约成交量 $1083.7亿 36.89%
  • 24小时爆仓总量 $1.1亿 11.47%
  • 24小时多空比 50.2400%/49.7600%
30.00% 70.00%
看涨
看跌

电子前沿基金会抨击FinCEN加密货币监管新规

2020-12-22 17:28:26

美国政府拟出台加密新规引发隐私争议

电子前沿基金会(EFF)近日指出,美国政府正试图通过新的加密货币监管规定来加强对个人的金融监控。上周,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宣布了一项拟议法规,要求企业提供使用自托管钱包进行加密货币交易的客户个人信息。

新规引发隐私担忧

虽然FinCEN表示此举旨在遏制非法资金流动,但批评者认为这项提议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EFF特别顾问表示:"我们担心美国政府正在采取越来越多的措施来破坏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并将传统银行系统的广泛金融监控引入加密货币领域。"

这项由美国财政部部长史蒂文·姆努钦主导的拟议法规在最近几周引发了巨大争议。EFF列举了对FinCEN提案的多个担忧,包括可能削弱加密货币领域的隐私保护。

四大主要争议点

首先,新规将导致使用自托管钱包的用户无法与使用货币服务业务的用户进行匿名交易。其次,由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数据永久存储在公共区块链上,政府可能获取远超法规规定范围的大量数据。

第三,这项规定可能会阻碍自托管钱包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使交易要求复杂化,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实施将变得更加困难。最后,提案忽视了这些工具存在的部分意义——提供金融隐私和匿名性。

新规具体内容

FinCEN提议要求相关货币服务企业(MSBs)提交涉及"可兑换虚拟货币(CVC)或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的数字资产(LTDA)"交易的个人数据。CVC被定义为像比特币这样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的交换媒介,而LTDA则具有法定货币地位。

该法规特别针对自托管钱包,目的是应对FinCEN所称的由部分CVC市场以及LTDA市场预期增长带来的"非法金融威胁"。

法规依据与质疑

FinCEN声称发现"恶意行为者越来越多地使用CVC来促进国际恐怖主义融资、武器扩散、逃避制裁和跨国洗钱"。此外,FinCEN表示CVC已被用于买卖管制物质、被盗和欺诈性ID、假冒商品、有毒化学品和恶意软件。

为支持这一观点,FinCEN列举了美国诉卡泽斯案,该案中暗网市场AlphaBay被指控用于交易这些非法商品。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暗网市场的收入创下历史新高。

争议持续升温

FinCEN希望通过建立类似于传统金融领域的报告要求来应对这一威胁。然而,这项提案远未获得广泛支持。批评者认为,这不仅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还可能阻碍加密货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公众意见征询期的推进,这场关于金融隐私与监管的辩论预计将持续升温。如何在打击非法活动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