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与渣打银行积极拓展美国加密货币业务
在美国经历多年监管摩擦的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近期借助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连任带来的政策变化,正积极寻求扩大其在美国的加密货币业务。
据21日(当地时间)加密货币新闻消息,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通过《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透露,正在考虑扩大其在美国的加密货币业务。这与FTX崩溃及Silvergate、Signature等加密货币友好银行关闭后,传统金融界对加密货币保持距离的过去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2025年金融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特朗普政府已全面改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加密货币监管方法,并批准了数字资产准备金的形成。因此,传统银行正在这一新兴领域展开竞争,以获取主导权。
德意志银行的战略布局
德意志银行于2025年1月成为Börse Stuttgart集团开发的加密货币交易应用Bison的新银行合作伙伴。根据协议,德意志银行将负责保护Bison用户的欧元余额。这是Bison多银行战略的一部分,并未取代原有合作伙伴Solaris SE。
此前,德意志银行与Crypto.com达成战略合作,将服务扩展至亚洲地区。该交易在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主要市场提供全面的企业银行服务。德意志银行在法规允许的地区,已成为加密货币企业扩展所必需的法币-加密货币兑换、跨境交易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推动者。该银行还表示有意在英国及其他欧洲地区复制这一模式。
渣打银行的创新举措
与德意志银行注重战略合作和技术创新不同,渣打银行采取了略有不同的策略,强调基础设施开发和监管协调。2025年4月,该银行与OKX和Franklin Templeton合作,推出了数字抵押品镜像计划。该计划允许机构客户在迪拜VARA监管下,使用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和加密货币作为交易抵押品。
该计划通过将抵押品保留在交易所外部,旨在提高资本效率并降低交易对手风险,这是将数字资产整合到机构工作流程中的重要进展。渣打银行利用其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此设置中担任受监管的托管人角色。
除了抵押服务,渣打银行还参与了稳定币的竞争。其香港分行SCBHK近期与Animoca Brands和HKT合作,推出了基于港元的稳定币。他们计划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新体系申请稳定币发行许可证。该项目基于渣打银行此前参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代币化货币试点计划的经验。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对美国加密货币业务扩展的兴趣增加,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更友好的政治环境、有利的监管发展以及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全球成熟化所引发的广泛趋势的一部分。两家银行正利用这一时机,构建能力、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并为在美国加密货币经济中扮演更正式的角色做好准备。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当前采取的措施最终可能定义金融服务的未来,而2025年将成为美国真正整合加密货币-银行生态系统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