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金融情报部门对九家海外加密货币交易所采取封锁措施
印度金融情报部门(FIU IND)近日发布公告,认定九家主要离岸加密货币交易所为"非法机构"。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金融交易的主要监管机构,FIU IND指出这些交易所未能遵守当地的反洗钱(AML)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FT)法规,因此作出这一决定。
根据该决定,公告中列出的九家交易所将在印度境内被封锁其网站链接,这一举措可能对其印度用户群体造成严重影响。被列入名单的交易所包括Binance、KuCoin、Huobi、Kraken、Gate.io、Bittrex、Bitstamp、MEXC Global和Bitfinex。
海外加密货币交易所能否在印度运营?
这一封锁决定源于2023年3月印度对2002年《防止洗钱法》(PMLA)的修订。通过这次修订,加密货币被纳入了该国的AML和CFT监管框架,使得FIU IND等机构能够采取相应行动。
公告指出,海外交易所可以通过在FIU IND注册成为报告实体来在印度合法运营。这要求交易所遵守强制报告、记录保存等行政程序,无论其在印度是否设有实体机构。截至目前,已有31家虚拟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VDA SPs)在FIU IND注册。然而,公告中提及的9家交易所属于未注册但服务"大量印度用户"的"多个离岸实体"。
印度投资者涌向海外交易所
印度是一个民众对加密货币认知度较高的国家,这导致了近年来本土交易所的蓬勃发展。然而,这些交易所需要遵守政府于2022年引入的多项税收政策。所谓的"加密货币税"导致印度投资者迅速转向海外交易所以增加收益。
据Esya统计,在税收政策宣布后的6个月内,海外交易所获得了来自印度的超过38亿美元交易量。这些交易量直接来自本土交易所,造成了巨大的财务损失。数据显示,主要海外交易所占据了印度市场超过67%的交易量。
促使印度投资者转向海外交易所的诸多因素中,缺乏KYC(了解你的客户)规定是重要原因之一。通过KuCoin和Gate等交易所进行有限的交易操作成为可能,同时DeFi也为用户提供了规避监管的独特机会。
印度对加密货币的热衷
Chainalysis发布的"2023年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报告显示,印度在采用率方面排名第一,在中心化服务价值、零售中心化服务价值、DeFi价值和零售DeFi价值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唯一未领先的类别是"P2P交易所交易量"。
作为中低收入国家,印度与尼日利亚和乌克兰一起引领着加密货币的基层采用。这一趋势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些国家发现加密货币是进行国内外资金交易的更有效方式。
然而,印度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并不乐观。税收政策并非针对这一投资资产的唯一措施。印度储备银行(RBI)行长Shaktikanta Das曾将其比作"赌博",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呼吁禁止加密货币。
随着印度加入美国等国家的行列,开始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2024年将成为这项技术的关键一年。尽管大多数投资者和加密货币爱好者反对这种监管打压,认为这可能导致加密货币的衰落,但多数专家认为这可能带来积极变化并推动机构采用。最终谁的观点正确,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